2018年5月9日,由摩臣2平台研究生院、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,摩臣2娱乐承辦的2018年第32期(總第697期)“稷下風”研究生學術講壇在摩臣2平台興隆山校區圖書館512報告廳舉行。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春宏受邀作學術報告,其題為《黃河治理與科學方法》,由摩臣2平台副校長李術才教授主持🦸🏼♀️。摩臣2娱乐部分老師、本科生及研究生近240余人參加了此次學術活動。
在報告正式開始前,胡院士表達了對摩臣2平台在建校100多年間所作貢獻的肯定和尊重,表述了自己對摩臣2平台校訓“學無止境🫷🏿,氣有浩然”的理解和感悟,並祝願摩臣2平台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🏇🏿,力克險阻、勇攀高峰🕋。
報告開始,胡院士就指出了黃河問題的症結就在於水少沙多、水沙關系不協調,具體表現為水沙異源、時空分布極為不均且90%沙量集中在汛期、90%沙量來自於中遊的水沙特征。胡院士講述了黃河長期面臨著地上懸河👨👨👦、洪澇災害、下遊頻繁斷流、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等問題,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🤌🏿、城鄉人民生活和生態環境,更在21世紀面臨著水沙關系更加不協調🦸🏿;上8️⃣、中、下遊河道淤積萎縮🧑🏼🎓,河道輸沙能力下降;“二級懸河”加劇;灘區治理與河道治理矛盾突出;黃河口流路穩定與三角洲蝕退🧑🏻🏭、海水入侵;防洪安全、水資源安全、生態安全等新問題。黃河水沙問題必須用系統的觀點💆♀️🏕、系統的研究方法來解決,通過增水🍜、減沙和調水調沙來調控流域水沙運動過程、塑造協調的水沙關系,為此胡院士引出了黃河水沙調控理論與模型,介紹了寧蒙河段基本輸水輸沙通道規模、潼關高程控製、河口流路相對穩定50年等水沙調控控製指標🍐,根據河流動力學👨🏽🦱、河床演變學和系統工程學等學科基礎以全河的視角構建調控理論🫲🏼,並研發了五項工程泥沙控製技術,確定了六類水沙調控參數,從而實現全河治理目標。胡院士展示了通過該理論模型與實踐相結合在調水調沙、三門峽水庫降低潼關高程、下遊萎縮性河道治理與黃河口治理等方面取得的黃河治理成果。在報告最後部分,胡院士預測了未來50-100年內黃河的水沙變化和仍將面臨的主要問題,總結出調控水沙關系😰👌🏽、改造下遊河道的治理方略,提出加快建設完善黃河水沙調控體系、塑造與維持黃河基本的輸水輸沙通道、中遊降低潼關高程🥾、下遊改造河道和黃河口相對穩定流路等治理措施。
李術才高度總結了胡院士的報告,並鼓勵在座師生學習領會報告中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,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。隨後胡院士耐心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黃河通航、淤沙利用等問題,並代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歡迎摩臣2平台學子去學習深造🏕。 (文/許鋒 圖/周慧穎)
主講人簡介:
胡春宏,中國工程院院士👩🏼🎓,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👂🏽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🥩,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,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主任🧑🏿💻,國務院三峽辦三峽工程泥沙專家組組長,中國水利學會常務理事👰♀️,河流泥沙國際學術會議常設秘書處秘書長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水文計劃(IHP)國際泥沙項目(ISI)秘書處秘書長,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質量檢查組專家📇。長期從事泥沙運動力學🤦🏽、河床演變與河道整治等領域的理論與應用研究。先後主持與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等100余項。發表論文460余篇,出版專著12部。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🌆、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✹。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🍘、中國青年科技獎和錢寧泥沙科學獎獲得者,入選“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”國家級人選,200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